湛江恒企会计培训学校

186-7589-7389

不征税的差旅费津贴

编辑:湛江恒企会计培训学校时间:2022-12-12

先说说关于差旅费的报销问题。

员工出差,一般会发生交通费、住宿费、餐费、保险费等费用,以上费用都应当、并且可以取回发票,但以上费用并不是全部都可以列支于差旅费的。

其中餐费应该个人自理,它属于员工个人的支出,不应在公司列支。当然,如果是招待性质的餐费,则应该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。

保险费实际上也是员工个人的支出,尤其是企业所得税法明确不允许列支规定之外的商业保险费。但如果保险费是购买运输服务法定必须的、强制的开支(要有证据),也可以作为交通费列支于差旅费报销。但由于保险费一般金额非常小,所以,往往也就在差旅费中列支了。

以上交通费、住宿费、餐费等开支凭发票报销后,实际上就成为了企业的支出,而非个人的支出,即个人代表企业发生的支出。

除此以外,报销差旅费时,还会按出差天数、区域、员工级别给予每天多少钱的补贴,这个补贴没有发票报销,它就是“差旅费津贴”,是因为员工为公司异地出差,而公司支付的津贴。

费用与补贴的本质差异在于,费用是公司实实在在开支的,虽然需要通过员工住店、乘车等来实现,但本质上都是公司的业务支出。而补贴则不然,它是公司支付给个人的支出,个人是否再将其支出、支出多少、支出到哪里,则是个人的事,与公司无关。

对公司来说,补贴是支付给员工的,而非支付给服务提供者的。所以,一般情况下,补贴需要并入员工工资,计缴个人所得税。

1994年税务总局发布国税发【1994】89号文,规定:

“下列不属于工资、薪金性质的补贴、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、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,不征税:

“4.差旅费津贴、误餐补助。”

这个国税发【1994】89号文的级别是规章,放在《立法法》生效的2000年之后的话,文号就应该是“总局令”了。

这规章为什么把差旅费津贴、误餐补助列为不征税的收入呢?

因为按《个人所得税法》及条例的规定,“工资薪金所得”是指因“任职、受雇取得的收入”。而这两项补贴是由于产生了出差、因公误餐的事项,而取得的收入,不是因任职受雇而取得,就不算工资薪金收入。

再比较一下,业务员招待客户吃饭,一顿2千,业务员陪吃是因招待业务而吃,所以不存在工资薪金的个税问题。但公司包午餐,员工每天吃一顿免费的午餐哪怕10元,也应交工资薪金的个税,因为这属于“任职受雇获得的收入”,只要受雇于公司就能获得这些免费,所以属于应税收入。

明白了这一点,自然就会引出下一个问题:差旅费津贴是什么样的补贴?其补贴的标准是多少?

先看差旅费津贴是什么样子的。

有的公司知道差旅费津贴可以不交个税时,就每月给每个员工发一笔“差旅费津贴”,而不论该员工是否有差旅事实。或者每月给每个员工发一笔“误餐补助”,以为这些补贴是不交个税的。

显然,没有差旅业务而发差旅费津贴,这样的津贴就不能算差旅费津贴;没有误餐事由而发误餐补助,这样的补助就不能算误餐补助。如此发的补贴,实际上是巧立名目发放的其它补贴或工资。作为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补贴,按个人所得税法律和法规,都是应征税的工资薪金。

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经验老道的会计会总结:“凡是人人有份的补贴,肯定都是要交个税的。”

所以,不征税的差旅与误餐补贴,一定是因事而起的补贴。

如果公司规定:本公司员工出差,一人一天400元包干,含一切差旅支出,超支不补,节约归己。这400元算不算差旅费津贴呢?

这400元中,包含了交通、住宿、餐饮、补贴等一切支出。所以,这400元肯定不是差旅费津贴,其中应该只有一部分是差旅费津贴,另一部分是费用,如果费用被节约,其节约的金额也应该理解为对员工节约的奖励——奖金就是非常明确应征税的收入。

但费用与津贴各是多少呢?

从这种差旅费管理方式看,公司肯定无法准确核算出真实的费用开支与津贴的金额,因为你甚至不知道员工是怎么花的——桥洞下蹲一夜就会把住宿费全节约下来。所以,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,具体表现为:

在企业所得税上,由于以上费用都没有取回发票,甚至无法准确核算是否真的发生了费用,所以按差旅费扣除是有很大风险的。

在个人所得税上,由于个人取得包干费后,实际的开支并不确定,无法证明真的发生了支出。所以,就算遇上最讲道理的税务稽查,恐怕也会这样认定:400元中,核定一个不征税的差旅费津贴,其它的并入工资征税。

所以,最标准的差旅费报销、核算、计税方式是:

员工据实、凭票报销交通费、住宿费,列支于差旅费之中。如果有几元钱的保险费,也可以囫囵吞枣地报进去,反正影响不大。

按公司差旅费津贴标准,结合员工实际出差天数,计算出差旅费津贴,不需要发票,只要出差的事实证据和公司的制度支持。津贴在报销时统一向员工支付。这样的津贴就是不征工资薪金个税的差旅费津贴。

上一篇:备考初级会计的利器

下一篇:税法中的固定装置

联系方式

选择专业时,如果犹豫不定,不知道选择哪个比较好,敬请致电,专业的咨询老师会为你解答。

  • 报名热线:186-7589-7389
  • 咨询老师:吴老师
  • 点击咨询:

友情连接:

关于我们|联系我们|网站地图

QQ咨询
在线咨询
在线报名
186-7589-7389
返回顶部